熱度專題

台政壇“明日之星”鄭亦麟涉受賄被查,台媒稱綠能業有很多潛規則

2025-08-28

香港新聞網8月27日電(編輯 馬華)據台媒報道,曾被譽為台政壇“明日之星”的台灣前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副執行長鄭亦麟,因涉嫌收受數百萬元賄款,遭檢調聲押獲准。台北地院今日凌晨裁定鄭亦羈押禁見,同案東煒建設創辦人陳健盛、陳冠滔父子亦被裁定羈押,全案已有3人在押。此案引發島內廣泛關注,有業內人士直言,此類受賄行為在綠能業界早已司空見慣。

台中火力發電廠。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據台媒報道,鄭亦不滿30歲即出任“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主任,因與蔡英文關係密切,被圈內稱為“蔡英文男孩”。檢調指出,鄭在任職期間,利用其掌握綠電併網審批的便利,幫東煒建設、泓德能源施壓台電,協助兩家公司在饋線容量不足地區提前取得供電,并透過親友人頭賬戶收取每月10萬元顧問費,迄今已逾數百萬元。

台檢調日前發動22路搜索,一度在鄭亦住所找不到其手機,隨後於樓下草叢發現被丟棄的iPhone。訊問過程中,鄭態度惡劣,更嗆聲“知道我背後是誰嗎?”台檢據此認定其有勾串、滅證之虞,當庭聲押。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據台媒《中時新聞網》27日報道,這起弊案的核心矛盾,聚焦於台灣綠能產業發展中的“饋線”資源爭奪。饋線作為從變電所輸送電能至用戶的關鍵配電線路,直接決定企業能否順利用電或併網售電。

但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對各地區饋線容量設有配額,且公開排隊機制下,容量不足時企業需長時間等待,加之饋線每公里造價高達1億元,遠距離還需額外建設升壓站,高額成本與漫長等待讓部分企業動了“走偏鋒”的心思。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27日報道,“他只是把業界公開的秘密搬到台面。”一名不願具名的光電業者透露,綠能案場開發動輒需闖“十大魔王關”,審查流程長達四年,饋線配額更被形容為“兵家必爭”。由於台電饋線造價高昂,多數業者不願自行埋設,轉而尋求“有關係”人士插隊,“誰先來,誰就先搶錢”。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業界人士指出,鄭亦案僅是冰山一角。由於台灣綠電需求旺盛,饋線、併網乃至土地審批皆成“灰色地帶”。一位在南部承辦能源業務的公務人員坦言,“排隊機制”早已名存實亡,“有關係就能插隊”成為潛規則。

對於此次弊案,業界對後續發展仍存疑慮,若審批流程未得到根本優化,查案風聲只會讓項目卡關時間更長,台灣缺綠電的問題恐難解決,更多廠商或將被迫轉向海外尋找商機。(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92725&channel=2805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