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9日電 10月9日,中國青海省政府正式將“尕日塘秦刻石”列入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該刻石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扎陵湖北岸,海拔高達4306米,是中國目前已知唯 一存於原址、海拔高的秦代摩崖刻石,也是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重要成果。

圖:青海衛視
據考證,該刻石發現於黃河源頭區域,全文共12行37字(含合文1字),內容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派遣五大夫翳率方士赴昆侖山採“長生不老藥”,於三月己卯日抵達此地,再前行約一百五十里。文字風格為典型秦篆,保存較為完整,定名為“尕日塘秦刻石”。
今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仝濤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首 次披露這一發現,引發學界廣泛關注。但隨即北京大學辛德勇、北京語言大學劉宗迪等學者對其真實性提出質疑,懷疑為現代偽刻。
對此,國家文物局迅速組織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專班,聯合古文字、秦漢考古、石質文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兩次赴現場開展科學調查,並召開多輪論證會。經審慎研判,終確認其為秦代遺存。(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30762&channel=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