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1日電 (記者 張明臻)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內,各國政商領袖穿梭往來,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盛況正是過去十年成果的佳證明。香港以其獨特的“雙重超級能力”,正成為共建“一帶一路”不可或缺的樞紐平台。
由香港特區政府與貿發局合辦的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1日圓滿結束。本屆論壇以“合作求變 共建未來”為主題,匯聚超過90位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政商界領袖及逾百代表團,與會者超過6000人。

自2016年起,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舉辦;如今,這一論壇已成為香港參與及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
回看十年間,120多個國家和地區,45000多名人士來港參加峰會,推介280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論壇規模不斷擴大。
去年,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對外貿易額超過2760億美元,自“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提出以來,增長約80%。2023年香港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直接投資達1330億美元,是2013年的3.6倍。
香港已與14個“一帶一路”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與約20個“一帶一路”經濟體簽署投資協定、與37個稅務管轄區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本屆論壇更達成歷史新高的合作成果。政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9份諒解備忘錄,促成其他約36份涵蓋多個領域的合作備忘錄,連同近在論壇前落實的新項目和交易,總值約10億美元。
十年來,論壇主題從創造機遇,到化願景為行動;從共建互贏,到合作求變。
論壇議題從早期的基礎設施“硬聯通”,逐步擴展到金融、數字經濟、綠色科技等“軟聯通”領域;內容回應時代關切,體現論壇現實針對性和前瞻性。
香港在其中的角色亦不斷深化。
從初的“超級聯繫人”,逐步演進為“超級增值人”,強調為項目注入創新動能和戰略價值;聚焦務實合作,強調實質性項目對接和具體成果落地,增設投資項目介紹環節、促成企業間協議簽訂等。
柬埔寨副總理孫展拓在論壇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是柬埔寨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烏茲別克經濟及財政部副部長Abidkhadjaev Umid希望,香港1400家“一帶一路”企業積極參與到當地,助力經濟發展。
香港貿發局主席馬時亨總結,過去十年間,“一帶一路”論壇促進多方對話與合作,多項重要夥伴關係得以建立,有影響力的項目相繼啟動,跨地區聯繫日益緊密。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香港是理想的“一帶一路”樞紐,作為亞洲連接世界合作的首選門戶。香港的“雙重超級能力”不僅連接資本與項目,更注入活力、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每項合作創造戰略價值。
展望未來,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將持續深化。
國家商務部指明,研究推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支持香港對外商簽更多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深度聯通內外。國務院表示,要以論壇為契機,借助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基因與國際傳播優勢, 為“一帶一路”合作築牢堅實的基礎。(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07142&channel=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