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0日電 在香港中外文物修復協會的安排下,港區全國政協兼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林振昇,一同參觀了作為全國頂尖文物修復機構的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並與相關專家進行了交流。該中心位於北京市天竺保稅區內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協會的3名創辦人香港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執行董事孫小磊和北京市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陪同參觀交流。北京樂石文物修復中心董事長趙伯樂在會面中希望大家能一起推動京港兩地在中外文物保護的交流、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及文化產業的發展。

到修復中心參觀的議員們表示大開眼界,在負責人的講解下,他們了解到文物修復在承傳中國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修復工作牽涉各種技術、物料、歷史文化的知識,專業性十分強,京港兩地可以合作推動有關專業的發展,為年青人創造新的職業機會,同時通過文物修復說好中國故事。該中心修復了包括三星堆金面具、西漢草鞋、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書法軸等不少國家珍貴文物,涵蓋書畫、木器、金屬、陶瓷、漆器、織錦、石刻等各類文物。大家對中心的貢獻十分肯定,特別是中心的各位國寶級文物修復大師,有高超的造詣和深厚的文化涵養,希望他們能積極參與香港在文物修復方面的工作,並培訓相關的本地人才。
黃錦輝教授是人工智能專家,建議中心多探究如何利用圖像分折和生成式AI技術配合歷史知識,進行原物重朔,提升古物復修工程的質量和效率。他更建議中心多與香港學界合作研究,深化兩地科學及文化互通。陪同參觀的黃炳逢會長表示:文物修復是跨國界、跨時空的文化承傳,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協助及支持下,我們香港中外文物修復協會的一眾創辦人及理事,都希望這樣重要的中國文化技藝可以發揚光大,京港兩地也可以在文物修復、文化產業方面攜手合作,結合北京作為全國文化藝術之都的優勢,通過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一起走向世界。 (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05705&channel=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