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部分

通訊:這座江南水鄉小鎮誕生中國基層治理“金名片”

2025-08-27

香港中通社紹興8月2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楓橋鎮位於中國浙江紹興的縣級市諸暨。諸暨是傳說中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故鄉,歷史文化悠久,山清水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之地。而近半個多世紀來,誕生於楓橋鎮的中國基層治理“楓橋經驗”暢通和規範了民眾訴求表達流程,將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被推廣至全國,提升了民眾幸福感。“楓橋經驗”也被譽為中國基層治理一張“金名片”。

圖為諸暨楓橋鎮楓源村現今面貌。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中通社記者近日到訪楓橋鎮東南部的楓源村,只見綠樹成蔭,街道平整乾淨,垃圾分類井井有條。民居是一座座黑瓦白牆的小洋樓,既富有江南風情,又顯得舒適氣派。

據了解,這裡是上世紀60年代初“楓橋經驗”的發源地之一。而近年來,楓源村已連續20年實現“零上訪、零刑事案件、零幹部違紀違法”。

所謂“楓橋經驗”,是指20世紀60年代初,楓橋鎮開展鄉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過程中,創造的“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經驗。很快,“楓橋經驗”得到毛澤東及中共中央的肯定。此後一直在全中國推廣至今,並與時俱進發展出新的具體實踐內容。

“楓橋經驗”可以用四句話十六字概括:“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如今的楓源村中,坐落著一座便民服務站,是村民經常造訪之地。這是因為楓源村繼承發展“楓橋經驗”,創造性實施“三事分議”基層民主議事協商制度,讓村民充分參與村中議事決策。

這種制度具體包括:重大事項“三上三下三公開”(在村級重大事項收集議題環節“群眾意見上、幹部徵求下”,在醞釀方案環節“初步方案上、民主懇談下”,在審議決策環節“黨員審議上、代表決策下”,實現重大事項的表決結果當場公開、實施方案及時公開、實施進度和滿意度測評情況及時公開);日常事務“問議辦評”(定期問事、開放議事、規範辦事、民主評事);應急事務“即時即議”。制度保障的同時,也實現了因事定則、分事運作。目前“三事分議”制度已在諸暨全市行政村(社區)推廣。

與此同時,當下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民眾參與“議事”、就地調解矛盾糾紛提供了便利,豐富和發展著“楓橋經驗”的時代內涵。例如,在楓源村便民服務站,記者入門即映入眼簾的,是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能自助機、醫保自助受理終端、多功能政務自助機三台設備。

數十年來,“楓橋經驗”早已不止在楓橋鎮,更走向中國各地,與時俱進促成一樁樁基層治理佳績。

以浙江省為例。其中在2018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推出了“浙江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ODR)”,為矛盾糾紛提供了一種線上化解途經,並得到司法系統的監督保障。

又如,浙江寧波象山縣近年則創新打造基層自治模式“村民說事”,具體包括通過固定日子“集中說”、主動傾聽“上門說”、線上線下“靈活說”等方式,為當地民眾充分提供“說事、議事、主事”的機會。配合這一模式,當地也推出“象山村民說事”線上應用系統。

近年來,“楓橋經驗”被寫入《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為人民謀福利:新中國人權事業發展70年》白皮書等重要文件。走過半個多世紀,這張起源於江南小鎮的“金名片”依然在各地煥發歷久彌新的活力。(完)

【編輯:彭玉婷】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91472&channel=2808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