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专题

如何縮小英國對華認知鴻溝?英媒:鼓勵學生學習中華文明

2025-08-21

香港新聞網8月20日電(編輯 胡雪石)近日,英國社會在熱烈談論有關如何縮小英國對華認知差距,並提升相關技能的話題。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表示,為增進對華認知,英國學校不僅要設置普通話課程,更要鼓勵學生學習中華文明。

新華社資料圖片

文章寫道,英國政界普遍認為,中國既帶來了“劃時代的挑戰”,也蘊含著重大機遇。然而,英國目前缺乏區分挑戰與機遇的技能和知識,也難以應對其中任何一個方面。

反觀中國,中國人對英國的了解遠超英國人對中國的認知,例如,英國著 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是中國中學生的必讀書目。這種信息不對稱使中方在諸多方面擁有競爭優勢。

為評估英國對華認知能力,英國政府網站近期就“中國審計”問題發表聲明。審計結果顯示:中國崛起重塑了地緣政治格局,中國實力日益強大是不爭的事實,不與中國接觸絕非明智之舉。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表示,英國政府對中國文化、歷史及語言極度缺乏了解。他還發現,會說普通話的英國政府官員少之又少。

文章提到,自2016年起,英國將提升對華技能的唯 一重點放在了推廣普通話教學上,並在相關教學項目上投入264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2.55億元)。然而,選擇在A-level階段學習普通話的英國學生人數極少,且在此期間下降了40%,外加英國本土普通話師資匱乏,導致幾十年來,英國每年獲得“中國研究”學位的畢業生人數始終停留在300人左右,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對此,文章提出了一種新的“中國研究”方法,該方法建議引入一門新A-level中華文明課程,採用英語授課和考核。學生仍可選擇學習普通話,但這一選擇將與新的研究方法并存,以保持學生對中國的興趣。文章稱,相信這一方案將吸引更多年輕人選擇在大學深入研究中國。

文章提到,英國政府即將公布一份白皮書,旨在讓英國學校課程符合現代需求。這門新A-level課程,將鼓勵並助力年輕人學習國家所需的專業知識。文章還引用中國春秋時期哲學家管仲的話來呼籲英國培養相關人才:“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完)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86622&channel=2810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