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8月19日電 (馮秋榆)青少年使用移動設備成癮的問題日益受到歐盟的關注。8月18日,歐洲“政治新聞網”撰文指出:“兒童和青少年正在陷入無法停止的‘滾動’。”報導指出,使用移動設備成癮正在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目前科技公司采取的限制政策常常形同虛設,因此,歐洲各國政府正在考慮通過年齡驗證政策、公眾教育甚至社交媒體禁令等方式讓青少年遠離手機。

數字時代的兒童(圖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使用移動設備成癮正在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報道指出,自2010年以來,年輕人在社交媒體網絡上花費的時間增加了一倍多,達到每天三個小時左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2022年的數據,超過十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現出有問題和成癮的社交媒體使用跡象。而近日丹麥政府委託當地非營利組織調研的報告顯示,多達94%的丹麥兒童在13歲之前就擁有社交媒體帳戶。
令人擔憂的是,校園暴力在美國早已屢見不鮮,如今在歐洲也呈現上升趨勢。今年六月,法國東部諾讓巿(Nogent)一所學校的在教職人員例行檢查書包時,一名14歲中學生持刀刺死了31歲的助教。報導強調:“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社交媒體是年輕人出現暴力行為的原因之一,情況已經刻不容緩,他將會在歐盟層面推動立法,禁止15歲或以下人士使用社交媒體;如果未能成功,也會在法國自行立法,將在幾個月內開始禁止15歲以下的兒童使用社交媒體。”
不少歐洲國家政府因此呼籲針對未成年人制定更嚴格的社交媒體訪問規則。多項研究表明,沉迷社交媒體和青少年暴力存在聯繫。“一些專家認為,社交媒體并不全是壞事,可以為年輕人帶來好處。某些類型的技術實際上對他們的友誼形成和友誼親密關係非常有益,”報導援引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研究學院院長、YouTube 未成年人保護顧問傑西卡·皮奧特洛夫斯基說。然而反對的聲音更多。報導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移動設備成癮與幸福感下降有關,包括抑鬱症和睡眠障礙,以及更高水平的藥物使用。”
“許多平台的設計目的就是令人上癮”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公共衛生教授馬克·佩蒂克魯認為,目前對社交媒體成癮給青少年造成的傷害的認識是不足的,“實際上這種成癮與賭博、煙草和酒精沒什麼不同。”歐洲心理健康主任卡德里·蘇瓦認為,“這些都不能再被忽視,需要進行監管,并對科技公司‘正在傷害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某種清算,要求她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
記者採訪了解到,科技公司曾推出過針對特定年齡的內容限制、禁用某些功能等措施,不過一些人認為這些還不够。澳大利亞線上安全監管機構報告指出:許多平台對青少年進行的限制實際上可以被輕易規避,因此,現有的監管工具是不够的,此外,許多平台的設計本身,其目的就是令人上癮。
過去幾年的眾多報導表明,科技公司并不總是對未成年用戶采取“安全第 一”的方法。報道指出,2021 年,Facebook前員工弗朗西斯·豪根洩露的內部文件顯示,該公司意識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傷害,但幾乎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阻止它。專家認為,科技公司應采取更多行動。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前神經精神病學家、教授西奧·康佩諾爾說:“監管必須集中在公司身上,否則,這就像與毒品作鬥爭,卻對製毒人不采取任何措施。”
歐盟呼籲采取強制措施檢查用戶年齡的呼聲越來越高
報導認為,澳大利亞將於今年12月正式施行的“社群媒體禁令“是全球監管機關嚴格規範大型科技公司的範例。據了解,根據該禁令,平台需采取合理措施確保用戶年齡達標,否則可被課以高5000萬澳幣罰款。但為保障隱私權,不可以要求用戶上傳身份文件作為年齡驗證依據, 平台還須主動移除既有違規賬號、禁止未滿16歲新賬號註册,并防止繞過驗證機制與錯誤資料。
不少歐洲國家政府也已采取行動,歐盟內部要求統一“數字成年年齡”的呼聲越來越高,政策辯論已轉向強制采取措施檢查用戶年齡,以確保任何其他措施有效。目前,根據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關於所謂“數字成年年齡”的決定仍由各成員國自行負責。報道認為,隨著丹麥準備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歐盟層面的意見可能會發生變化。據了解,丹麥數字化部長卡羅琳·斯塔格·奧爾森表示,丹麥將在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任期內優先考慮兒童的網絡安全。她證實,丹麥將於今年10月就此問題主辦歐盟數字部長非正式會議。(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85416&channel=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