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專題

印度高官膨脹了:不想當下一個中國

2025-08-18

香港新聞網8月17日電 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16日報道,印度鋼鐵部秘書桑迪普·龐德里克(Sandeep Poundrik)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印方尋求與韓國建立戰略性鋼鐵合作關係,呼籲深化兩國的產業合作并構建戰略聯盟,計劃通過整合韓國的技術專長與印度不斷擴張的製造基地,以鞏固兩國在全球鋼鐵價值鏈中的地位。

新華社資料圖

但話鋒一轉,這位印度高官突然“拉踩”中國。談及製造業發展時,龐德里克聲稱,“印度并不想成為下一個中國”(India does not seek to be the next China)。

龐德里克解釋稱,印度政策願景的核心是立志成為“具備自主能力的全球製造基地”,但這并非要效仿中國過去的發展路徑,而是要打造一套植根於質量、創新與規模優勢的獨特產業模式。當前印度正從低成本勞動力驅動的出口模式,轉向高附加值、知識密集型生產。

談及印度產業戰略與中國的不同,龐德里克宣稱,印度的優勢在於規模龐大且持續增長的國內市場、技術嫻熟的工程師群體、完善的機構體系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他還強調,在技術層面,印度已有兩家鋼鐵製造商躋身全球前十。

今年4月,印度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部分鋼鐵產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遏制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路透社當時指出,此舉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4月對各國征收廣泛關稅以來,印度進行的首 次重大貿易政策轉變。

但在8月特朗普將針對印度的關稅提高至50%後,印度方面加大了與俄羅斯、中國、巴西等國家互動。據悉,莫迪計劃訪問中國,并與俄總統普京會面。

8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就中印關係答問時表示,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大國、全球南方重要成員,做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是雙方正確選擇。

林劍表示,中方願同印方共同努力,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一以貫之增進政治互信,相向而行擴大交流合作,從大局出發妥善處理分歧,在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台加強協作配合,推動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據國際鋼鐵行業組織“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6月發佈的新數據,2024年全球主要鋼鐵生產國前三名仍為中國(粗鋼產量10.05億噸)、印度(1.494億噸)和日本(8400萬噸)。

去年全球前十大鋼鐵企業,有6家來自中國,印度的塔塔鋼鐵集團位列第十名。印度的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12)、印度鋼鐵管理局公司(20)進入全球前50強,中國則有28家企業入圍。

前10大鋼鐵巨頭還有韓國的浦項制鐵集團。據韓媒報道,龐德里克在採訪中表示,印度汽車與消費電子行業擴張催生的特種鋼材需求,為浦項制鐵等韓國企業提供了建立本土化生產基地的機會。

他還提到,韓國汽車製造商現代集團在印度汽車行業的成功案例,也證明了雙邊產業合作的潛力,雙方可在研發、技術轉讓、製造等價值鏈環節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此類合作不僅將強化國內生態系統,還將提升兩國在全球鋼鐵價值鏈中的影響力。”他說。

浦項制鐵早在2005年就對印度鋼鐵市場表現出濃厚興趣,但高調啟動的奧里薩邦鋼鐵廠項目在拖延了十多年後仍未有實質性進展。

不過,浦項制鐵依然看好印度市場鋼材需求增長的潛力,其認為在印度當地生產鋼材比更具成本競爭力。

今年2月,浦項制鐵發佈2024年經營業績報告,其中提到,計劃通過加大對印度和北美國家等高增長、高利潤市場的投資,在鋼鐵業務中抓住全球商業機會,以進一步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專訪中,龐德里克也被追問印度將如何改善投資環境。他表示,印度政府正通過設立專項工作組,加快法定審批與環境審批進度;各邦政府也將推出利商政策,吸引投資;此外,印度鋼鐵部門每年將舉辦“印度鋼鐵大會”(Bharat Steel Conference),推動聯邦政府與各邦政府間的對話,旨在消除行政與基礎設施障礙。

來源:觀察者網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83383&channel=2810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