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部分

非洲首 條億噸級貨運幹線: 硬核“中國技術”迎戰西非灘塗

2025-07-22

香港新聞網7月21日電(馮秋榆) 在距離中國萬里之遙的西非西岸几內亞共和國,拔地而起的鐵路橋墩群如巨人列隊,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的鋼鐵動脈正在緊張施工中。建成後,它將是非洲首條億噸級貨運幹線鐵路,從馬瑞巴亞港通往西芒杜礦區。

 記者7月21日從中鐵四局採訪了解到,由贏聯盟西芒杜鐵路公司建設、鐵一院勘察設計、中鐵四局承建的几內亞馬西鐵路法拉納車站站房主體工程於昨日(20日)完成,目前已進入站房裝修和設備安裝施工階段,為項目後續聯調聯試、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鐵四局几內亞馬西鐵路項目總工程師李積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這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的鐵路,克服了當地地質條件複雜等諸多難題,將顯著改善全球鐵礦產業格局,為几內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建设中的马西铁路尼日尔河特大桥


非洲首條億噸級貨運幹線鐵路:把中國建橋的方式搬到非洲大陸上

中國四通八達、縱橫南北的鐵路網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為中國鐵路建設標準“走出去”提供了支撐。李積祥向記者介紹,馬西鐵路是實現西芒杜鐵礦規模化開采和海鐵聯運的關鍵配套工程,是几內亞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建設的里程最長的現代化雙線重載鐵路,也是非洲首條億噸級貨運幹線鐵路,它全長約552公里,橫穿几內亞四個大區12個省。

几內亞鐵路基礎設施薄弱。2022年11月,馬西鐵路拉開施工帷幕後,“硬核”的中國鐵路施工技術在這裡大顯身手。作為“中國建造”出海的佼佼者和馬西鐵路施工骨幹力量,中鐵四局的建設者讓鐵路施工的中國速度、中國標準、中國技術揚帆出海,築就了一條西非鋼鐵動脈。

“經過嚴格的工序控制,每一片T梁都內實外美,為後續架梁施工提供了堅實保障。在路基施工中,建設團隊始終追求精益求精,將中國標準落實到了每一道工序。” 李積祥介紹,馬西鐵路全線橋樑眾多,中鐵四局建設者把中國建橋的方式搬到了非洲大陸上,成為中國施工標準在海外落地的生動實踐。”

中铁四局几内亚马西铁路项目总工程师李积祥


河道窄、水流急  “中國技術”迎戰西非灘塗

在鐵路鋪軌施工中,鋪架分部依託中鐵四局重點科研課題“國外重載無縫鐵路建設的公鐵兩用現場焊軌與雙頻電正火成套裝備、技術及應用”,現場採用公鐵兩用現場焊軌與雙頻電正火成套裝備。

“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李積祥介紹,馬西鐵路項目部鋪架分部面對橋樑數量多、地質條件複雜、運輸路徑遠、氣候不確定等多重挑戰。“尼日爾河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河流,馬西鐵路在跨越尼日爾河的關鍵路段,鑽孔灌注樁施工中遭遇了6到8米厚鬆散砂土的地質條件。”

為了成功跨越這條河道狹窄、水流湍急的河流,技術團隊採用國內成熟的“全長不拆除鋼護筒”施工工藝,利用大型振動錘將鋼護筒精準沉入砂土,并藉助膨潤土造漿,增強孔壁穩定性,確保樁基垂直度和承載力符合標準。經過224天日夜奮戰,一根根20米長的樁基成功扎根尼日爾河灘塗地,成為尼日爾河特大橋的堅實基礎。

馬西鐵路項目部鋪架分部面對橋樑數量多、地質條件複雜、運輸路徑遠、氣候不確定等多重挑戰


為西非發展編織新紐帶 改善全球鐵礦產業格局

在效率方面,建造者們更是上演了“中國速度”。他們采取“多點聯動、分段推進”的施工作業方法,確保T樑架設按期高質量推進,同時,通過輪班制與動態日報分析系統,精細化調控工序,優化施工流程後單班日架梁量從4片躍升至12片,效率提升300%。在異國他鄉,一條鋼鐵巨龍正在跨越山海一路向前。中鐵四局的建設者憑藉著勤勞與智慧、堅韌與勇氣生動詮釋了“中國速度”的內涵,2025年月均完成施工產值3.83億元,為馬西鐵路早日通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作為西芒杜礦區建設的重要配套工程,馬西鐵路建成後將進一步強化几內亞在全球鐵礦市場的優勢地位,顯著改善全球鐵礦產業格局,為几內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這條用鋼軌編織的“發展紐帶”,也必將成為新時代中國建設者築造美好世界的閃亮名片。(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59627&channel=2808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