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7日電(記者 葉永成)10月2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73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2%,較1至8月加快2.3個百分點,創下自去年8月以來的累計高增速。專家普遍認為,隨著新質生產力持續釋放、產業升級深入推進,工業經濟有望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于衛寧指出,前三季度工業企業利潤加快恢復,主要得益於宏觀政策持續發力、新經濟增長點加快培育,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的叠加影響。數據顯示,1至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2.08萬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亦較前8個月小幅加快。尤為亮眼的是,9月單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1.6%,連續兩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釋放出工業盈利持續改善的積極信號。
從行業結構看,增長面顯著擴大。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前三季度有23個行業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超過五成;而僅9月份,利潤增長行業數量躍升至30個,增長面達73.2%。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曦分析指,前三季度中國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工業生產保持良好增勢。叠加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縱深推進,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也為相關行業價格改善和企業效益提升帶來了積極變化。
值得留意,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成為本輪利潤回升的“雙引擎”。1至9月,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8.7%,較1至8月加快2.7個百分點;其中9月單月增速高達26.8%,拉動當月全部工業企業利潤增長6.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利潤增長11.3%;智能消費設備製造、電子器件製造、電子工業專用設備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飆升81.6%、39.7%和25.5%;光學儀器製造、專用儀器儀表製造等行業也分別增長45.2%和17.5%,凸顯創新驅動下的高質量發展成效。
從三大門類看,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3%,成為支撐整體利潤增長的主力;而採礦業利潤同比下降29.3%,主要受煤炭、油氣價格回落影響,但降幅已較前值收窄。細分行業中,電力、有色金屬冶煉、農副食品加工、計算機通信設備、電氣機械等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汽車製造業亦增長3.4%,黑色金屬冶煉行業更實現由虧轉盈。
儘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微升,應收賬款和產成品存貨周轉效率略有放緩,但資產總額同比增長5%,人均營業收入增加6.2萬元,顯示企業運營基礎依然穩固。
陳曦表示,高技術與裝備製造業的高增長不僅是短期反彈,更是結構性轉型的體現。下一步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科技創新支持,鞏固工業利潤回升基礎。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中國工業正以創新驅動、結構優化和政策協同為支點,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47219&channel=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