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1日電 10月21日,經中國國家和廣東省駐江門工作組聯合分析研判,認為過去數天江門市單日新增報告基孔肯雅熱病例數已降至50例左右,成功取得了疫情以來低水平散發的階段性目標,有利於早日實現疫情動態清零。

香港新聞網製圖
綜合“江門發布”、“健康江門”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18日,江門新增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62例;10月19日,新增病例59例;10月20日,新增病例46例,其中蓬江區16例、江海區8例、新會區11例、開平市5例、鶴山市4例、恩平市2例。
日前,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指出,江門市基孔肯雅熱疫情在波動下降,不過廣東省仍處於蚊媒活躍期,存在疫情傳播風險,防控工作仍不能鬆懈。
本次江門疫情源於7月下旬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輸入性爆發。佛山疫情迅速擴散,截至7月底,全省累計逾4800例,8月上旬單周新增逾2800例,主要集中在佛山(佔95%以上),並波及廣州、東莞、中山及江門等鄰近城市。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樞紐,受跨境流動影響,病例從零星輸入轉為本地傳播。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伊蚊叮咬傳播,無人際直接傳染。症狀包括突發高燒、嚴重關節痛、肌肉痛、頭痛、噁心、疲勞及紅疹。該病可防可控,但後遺症風險高,30%至40%患者關節痛可延續數月至數年。(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41645&channel=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