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外媒: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十五五”規劃

2025-10-21

香港新聞網10月20日電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0日在北京召開,這場持續4天的會議將討論和敲定中國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五五”),即2026年至2030年的發展藍圖。

在“十四五”即將圓滿收官、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以及全球經濟變化不定之際,中國下一個發展藍圖被外界廣泛關注。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稱,“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即將揭曉的五年規劃。”

9月7日,中國重慶,人形機器人在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與觀眾互動。新華社圖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十五五”預計強調中國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安全與技術創新。中國已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等高科技產業取得全面進展,並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尖 端領域追趕美國——這些領域均為今年收官的“十四五”所涵蓋的重點發展內容。

印度《第 一郵報》認為,“十五五”將聚焦強化技術自主,北京始終將創新視為未來經濟增長的引擎,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日益增加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當前形勢下更是如此。對技術自主、供應鏈安全和國內創新能力的重視,反映出北京力圖增強經濟應對外部衝擊與戰略壓力的韌性。

《第 一郵報》還稱,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製造業龍頭,中國的政策方向影響著全球供應鏈、投資和大宗商品市場。四中全會的會議成果對半導體、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尤為重要,因為中國的產業政策很可能影響全球競爭格局與價格體系。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發文稱,四中全會將塑造未來五年的全球市場格局。本次會議的核心信息是“延續性”,北京並非重寫政策藍圖,而是加倍押注既有方向。預計將推出更多國家引導的創新舉措、增加對前沿技術的資金投入以及加大力度保持工業體系穩定運轉。

文章稱,北京此前強調要“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具體而言,這意味著調動中國國內資源來降低對外技術的依賴、鞏固供應鏈體系並構建抵禦外部衝擊的戰略籌碼。(編譯  李雪萍)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40739&channel=2808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