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報告

全運會 | 從深海采火到機器狗執勤:灣區黑科技將紛紛亮相

2025-10-15

香港新聞網10月14日電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在粵港澳三地首 次聯合舉辦,賽事將依託大灣區科技力量,創新採用無人機數字建模、系留應急照明及機器狗巡邏等高科技手段,構建空地立體安全防護體系,以智能技術護航這一體育盛事,展現"科技+體育"的融合創新。

深海采火 全運會科技元素首現

日前,全運會火種采集儀式在廣州市南沙區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碼頭舉行。據報道,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源火”,來自1522米南海深處。這次火種采集實現了全球大型綜合運動會歷史上的突破,首 次利用深海遙控潛水器集成搭載“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裝置”,在超深水海底遠程精準引燃可燃冰獲取“源火”,并以超高清設備記錄展示采集過程。火種運輸配備北鬥定位與溫濕度傳感系統,確保傳遞過程零誤差。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所長陳宗恒表示,此舉既體現“綠色辦賽”理念,也驗證了中國深海裝備的可靠性。

如果說“火種采集”是灣區科技在全運會中的首 次亮相,接下來,隨著全運會的開幕,將會有更多灣區科技元素登台。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首 次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跨境無感通關,確保運動員、工作人員及觀眾在粵港澳三地間高效流動。通過前置查驗系統,參賽者可在港珠澳大橋等關鍵節點實現“不踩刹車”通行,單日高處理量超萬人次。該技術由公安部與三地海關聯合研發,數據加密存儲於境內服務器,符合《網絡安全法》要求。

智能場館與應急響應:全域覆蓋的防護網絡

據報道,全運會90%的競賽場館都部署了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人流、消防及電力數據。深圳閉幕式場館歡樂劇場採用AI預警系統,可提前15分鐘預測人群聚集風險,聯動無人機巡航疏導。香港賽區則啟用“智慧警務”平台,整合三地警力資源,實現突發事件5分鐘響應。

所有生物識別數據均通過區塊鏈技術加密,僅限賽事安保部門調閱。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強調,系統已通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杜絕數據跨境洩露風險。

在協調方面,通過智能通關保證跨境參賽觀賽順暢高效,比如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通過人臉識別、前置查驗等技術手段,運動員在230公里的賽道上可以6次無間斷地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車”的無感通關體驗。預計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將超6000人、港澳來內地參賽人員將超3000人,便捷的通關措施將讓參賽和觀賽都能感受到“粵港澳路路通”。

“無人機”“機器人”打造空地立體安全保障

十五運會這是粵港澳三地首 次聯合承辦的大型體育賽事,也是一場含“金”量極高的盛會。全運會作為國家級大型賽事,對安防技術的創新性、可靠性要求極高。

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明確提出將無人機納入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從智能安保到智慧場館,科技的全方位賦能不僅將提升賽事的運營效率和安全保障,也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賽體驗。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即將到來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上,金融機構與灣區科技企業攜手打造立體安全保障。不僅能讓應急照明設備通過無人機飛上天空,還能通過技術賦能支持地面上的“機器狗”首 次在大型賽事活動中“執勤”。

“我們首先為全運會的23個賓館全部進行了無人機的數字建模工作,在發生應急情況時可以做到為指揮部提供數字指揮沙盤。然後與安全保衛部門緊密合作,把我們無人機上的技術應用在全運會安全保障工作的多個方面。”參與此次安保工作的廣州成至智能機器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廖科文對媒體說。

據介紹,在十五運籌備過程中,廖科文及其團隊將提供無人機系留應急照明、預警、探測、識別等能力,為賽事的安全運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還將把無人機安防技術應用在地面的機器狗上,讓它具備巡邏、警示、宣傳等功能,讓機器狗這個“新物種”首 次在大型賽事活動中進行實際工作。  (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31721&channel=5773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