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10日電(編輯 丘志彬)今天(10月10日),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發表講話,再度出現煽動兩岸對立對抗的論調。對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批評稱,賴清德所謂“以實力換取和平”的言論釋放危險的訊號,讓人對未來感到悲觀。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圖源:台灣“中央社”)
綜合台媒報道,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年再度拒絕出席賴清德演講。蕭旭岑解釋,賴清德近日接受採訪時再提“新兩國論”,馬英九無法認同,因此今年還是選擇不出席;并批評指出,賴清德如果繼續維持“新兩國論”,是無視兩次“大罷免”失敗的民意,台灣只會愈來愈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這次新演講沒有如去年那樣明顯地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但是特別提及了台灣的防務預算。
賴清德表示,將在今年底將提出防務特別預算,2026年度防務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超過GDP的3%,并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還宣稱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等等。
對此,蕭旭岑認為,賴清德還是延續“新兩國論”的路線,并質疑:所謂加速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以及在不斷增加防務預算,真的能讓台灣更安全嗎?
蕭旭岑指出,台灣地區領導人重要的職責,是確保兩岸和平、台灣安全。賴清德“以實力換取和平”的言論強調軍事擴張,是放棄兩岸和解,只會適得其反,讓台灣更危險,令台灣人更沒有尊嚴。
此外,蕭旭岑還批評賴清德舔美媚日,指出賴清德在新講話中再提“終戰”的錯誤史觀,以及賴清德日前為了討好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說出一連串諸如“諾貝爾和平獎”“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言論,不倫不類,有失格調。
台灣《聯合報》今天(10日)發表的社評也表示,賴清德主張打造建立類似以色列鐵穹系統的“台灣之盾”,是片面凸顯強化軍事力量,無助於解決兩岸和平,還反映其“倚美謀獨”的心態。
文章指出,以台灣現有研發能力,要想打造“台灣之盾”,需要美國提供技術合作,但當大陸思考舊型戰機改裝為具有攻擊力的無人機,有去無回地攻擊對方,消耗對方防空彈藥,“台灣之盾”顯然無法對應這樣的問題。而且,維護面的防禦,成本很高,亦不可能滴水不漏,以色列鐵穹已有前例,頂多是減少戰損。
因此,台灣《聯合報》認為,要爭取兩岸真正和平,賴當局應該思考政治解決——這是兩岸和平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炒作“新兩國論”挑起政治紛爭,激化兩岸對立。
就賴清德近日再度宣揚“新兩國論”,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強調,正告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統一大勢不可阻擋,“倚外謀獨”注定失敗,“以武謀獨”加速滅亡。凡是倚仗外部勢力的行徑都將自取其辱,凡是背叛民族的罪人都將遭到正義審判,凡是分裂祖國的圖謀都將遭到堅決反制。(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31832&channel=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