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9日電 台灣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橋在23日遭洪水沖斷,經過兩個星期的搶修,涵管便道將於明天(10日)下午3時通車,開放小型車與救災車輛通行。然而,部分災民擔心道路安全和夜間視線不佳,並擔心過多車輛湧入光復市區,希望通車後能兼顧安全與交通順暢。

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橋遭洪水沖斷,經過兩個星期的搶修,涵管便道明天通車。(資料圖片)
受災戶陳慶元表示,平常住在花蓮的他,近期選擇搭火車回光復,因為193縣道大車較多,而山路狹窄,會車危險。他對便道的快速完成感到高興,但仍對安全感到憂慮,“如果溪水再漲,會非常危險,晚上視線不好,我也不敢開車。”
另一位受災戶葉姓先生提到,洪災初期光復地區交通嚴重擁堵,他擔心便道通車後車流量增加,大車揚起粉塵,將影響市區交通及空氣品質。他指出,災區內已有許多運土車與民間車輛同時作業,“真的怕光復市區會變得擁擠不堪。”
花蓮縣“議員”胡仁順全力投入救災,他表示,便道的設立使救災更加便利,以前需要繞行台11線到光豐公路才能進入光復,現在則不必再繞遠路。他曾特地騎機車進入災區送便當和物資,便道的開通大大提升了救援效率,救災車輛能夠快速往返於不同災區。
縣“議員”蔡依靜指出,許多部落的受災戶車輛被洪水沖走,短期內無法使用,對居民通勤的幫助有限,但大家仍對便道提前通車感到高興,標誌著生活逐漸回到正軌。(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30845&channel=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