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多名主要官員18日起一連四日舉行記者會,簡述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不同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左)、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出席記者會。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當日下午出席記者會。加快北都發展方面,陳茂波表示,北都基本規劃及基建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產業用地陸續推出,未來工作重點是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
為加快推展,陳茂波指,需簡化發展流程,拆牆鬆綁,便利引進企業及發展產業,這需要相適應的頂層治理體制,而由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親自主持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總的來講是要做到靈活快捷,促進提速落實加快發展。
其中,陳茂波負責領導委員會下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他指,北都的面積達到香港約三分之一,有四大區域,各有側重,發展期跨越20年。因此,發展及營運模式需多元創新。原址換地、片區開發將會繼續進行,並可分階段開發推動,實施主體可以是法定或非法定機構,如園區公司,它們可以公私營合作推展項目,招標和融資安排也將十分靈活。
陳茂波指,小組會以開放創新的態度,審視適合北都不同園區和地塊的發展方案,加速產業進駐。此外,擬訂立一條加快北都發展的專屬法例,並通過適當授權以簡化法定程序,讓發展的步伐走得更快,如加快建築圖則審批、放寬規劃限制、靈活處理土地賠償等。
甯漢豪:將拆墻鬆綁促進私營界更多參與北都開發
甯漢豪在記者會上表示,北部都會區將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洪水橋片區試點並正式招標,考慮採取“雙信封制”;及爭取明年完成加快北都發展專屬法例的立法工作。
甯漢豪指,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方面,明年初進行立法公眾諮詢,年中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爭取明年內完成立法工作,提速提效。該法例可授權政府成立法定的園區公司,亦可授權政府為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而立法會也會參與,確保平衡和透明度。
甯漢豪表示,行政程序方面亦會拆墻鬆綁,希望促進私營界別更大地參與北都發展,因“單靠政府是不足夠的”。當局採取措施激活建造業私營市場,一是片區開發,今年第四季推出洪水橋片區。
她表示,另一個則是分階段開發模式,參考中國內地的“1.5級開發”,由政府揀選合適產業或者商業用地,容許與有關企業及市場商討,頭五至十年建設展銷場地、會展設施乃至簡單辦公室等臨時建築,之後再確保落實長遠發展,將以洪水橋鐵路附近10多公頃土地為首 批試點。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114214&channel=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