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綜述:機器人賽事成驅動產業發展“新引擎”

2025-08-19

香港中通社8月18日電(記者 葉永成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於8月17日在中國北京國家速滑館閉幕。這場融合科技與競技的未來盛宴,不僅揭開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革命性突破,更點燃產業協同與商業化加速的引擎。

央視新聞圖片

“以賽促研”:技術與產業協同

機器人賽事作為技術驗證與產業整合的橋樑,已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本屆賽事獲得首枚金  牌的宇樹科技表示,多支團隊使用其硬件與算法參賽,展現開放生態效應。

東海證券研報指出,“以賽促研”模式縮短技術商業化周期,賽事成為協同發展的“催化劑”。研報認為,競技賽考驗高速運動與環境適應性,表演賽聚焦協同控制,場景賽驗證精細作業,推動技術迭代與行業交流,加速產品落地。

市場潛力:380億元規模可期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預測,2030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380億元人民幣,銷量27.12萬台,賽事商業價值顯現。北京加速進化創始人程昊透露,其機器人足球聯賽近3億流量,吸引贊助商參與,賽事與教育市場相互賦能,推動機器人普及。

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國際聯合會副主席、RCAP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國際理事會主席周長久表示,賽事結合人工智能與奧運精神,催生新賽道。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迭代與電動汽車產業鏈的電機、攝像頭、芯片基礎,為人形機器人發展提供優勢,未來有望如智能手機般普及,解鎖更多生活場景。

賽事亮點:技術突破與角逐

在100米“飛人”決賽中,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以21秒50奪冠,靈翌科技、高羿科技分列二、三名,天工與天驍採全自主運動,展現導航技術突破。5V5足球賽中,清華火神隊以1:0擊敗德國隊奪冠。1500米項目中,天工Ultra無人工干預完成比賽,標誌機器人“大腦”技術進步。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TO唐劍表示,全自主奔跑技術類似汽車無人駕駛,技術每月迭代,五年內家庭機器人有望落地。該中心的CEO熊友軍說,賽事為全球產業鏈提供“強磁場”,技術與融合進展將加速人形機器人走進生活,開啟智能化時代。

北京速度:全球產業標桿

北京市經信局表示,北京重視機器人產業,自2019年起出台兩輪三年行動計劃,打造技術創新、應用示範與產業集聚高地。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佔全國1/3,上半年營收增近40%,集聚30家整機單位、57家專精特新企業,手術機器人註冊證33個,均全國第 一。

北京市經信局智能製造處副處長梁洪郡表示,北京設立百億級產業基金,組建醫療、中關村、首個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構建全鏈條投資與服務體系,加速產業迭代與應用落地。

首屆賽事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共280支勁旅、500餘台機器人同台角逐,涵蓋127個頂尖品牌,盡顯“北京速度”的創新活力與全球魅力。閉幕式上,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聯合會正式成立,第二屆盛會已鎖定明年8月,再度在北京點燃科技之火。(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84547&channel=2808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