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13日電 8月13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這兩項政策到期後,會開展效果評估,研究是否延長政策期限、擴大支持範圍和調整貸款經辦範圍。

新聞發佈會現場 圖源:國新網
廖岷表示,為促進消費和服務業發展,新推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將大幅簡化申領流程。銀行將根據實際消費情況,按政策規定的貼息比例和上限自動計算財政補貼,並在收取利息時直接扣減,無需個人另行申請。
他舉例說,若消費者貸款20萬元(人民幣,下同)用於裝修、購置家具家電,年利率3%,原年利息6000元。享受1%貼息後,高可減免2000元利息支出,相當於節省三分之一成本。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圖源:國新網
此外,針對服務業經營主體,政策同樣“免申即享”。企業按常規流程在銀行辦理貸款即可,無需額外申請貼息。銀行收到財政撥款後,對已支付利息部分一次性返還,對後續利息則在每次收息時直接抵扣。
廖岷舉例說,一家餐館於10月1日獲得90萬元、為期一年的經營貸款,可享貼息總額9000元。若銀行於次年2月收到財政資金,則需向餐館一次性返還前四個月(10月至次年1月)貼息3000元;此後至貸款結束的每月,銀行將自動扣除750元貼息,減輕企業月度還款壓力。
分析認為,兩項貼息政策是財政、金融協同支持提振消費的又一次創新探索,同時這些政策也可以和正在實施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形成組合拳,讓民眾在消費過程中得到更多實惠。(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80214&channel=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