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7月22日電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25出發儀式22日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舉行。30名香港中學生將前往北京、酒泉及西安參與為期九日的訓練活動。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圖源: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
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博士、“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博士、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康文署署長陳詠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助理呂少群、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楊燕芝,以及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
體驗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港中華總商會合辦,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動於今年五月展開招募,30名本地中二至中六學生從三輪甄選中脫穎而出,將於7月25日至8月2日赴內地參與體驗營。他們將參觀國家重點的天文及航天科學設施,更有機會與航天專家及航天員見面交流,認識國家在天文及航天事業的發展和驕人成就。
卓永興致辭時表示,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國家為你們提供的這個寶貴的、極難得的機會。這個體驗營不僅是你們對航天體驗的開始,更是開啓你們夢想旅程的第一步。
他指出,國家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令人振奮。去年,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當中提出在2036至2050年,中國空間科學重要領域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單在今年,國家在這個領域已有不同突破:今年4月恰逢第10個中國航天日及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天問二號探測器自五月底升空,正前往一顆小行星進行探測與採樣任務;以及國家自主研發的大型民航客機C919,已在年初開通來往香港和上海的定期航班。這些都是國家航天科技人才努力不懈開創出來的成果。
卓永興說,近年香港的科研團隊在國家的支持下,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任務,例如:去年6月,香港特區首次有市民獲選為預備航天員,成為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載荷專家;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為嫦娥四號、五號和六號的探月任務,進行研發和提供了技術支援,當中包括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了“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協助嫦娥六號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表土採樣任務。香港能為國家航天任務貢獻自身力量,實在是我們的榮幸;同時亦激勵我們要繼續做好航天創科教育,培育科研人才,把香港建設成為具影響力的國際創科中心。(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60769&channel=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