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中國的稀土為什麼對歐洲這麼重要?

2025-07-05

香港中通社7月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李彥洲近期,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備受全球關注。針對歐洲企業關注中方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問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月3日在柏林表示,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稀土究竟有什麼用?會否成為影響中歐關係的元素?

資料圖:這是在中國包頭稀土博物館拍攝的一塊稀土礦石。圖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7月3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稀土有“工業維生素”的稱號,具有獨特的作用,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能夠與其他材料合成各種新型材料。在歐洲,稀土被廣泛的用在汽車製造、化工和環保等領域。比如說德國把稀土用於製造汽車、化工廠和煉油廠中淨化廢氣的催化劑。同時,稀土也是能源轉型和國防安全的核心資源之一,對歐盟實現數字化和綠色轉型的目標,意義重大。

劉春生稱,據說全世界超過50%以上的稀土份額都是來自中國,中國在歐洲稀土進口來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國、俄羅斯、巴西這些資源大國雖然也有稀土,但中國在稀土開採和加工領域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也只有中國具備稀土精煉的能力,幾乎所有的稀土加工設施都在中國。

他還表示,對中歐關係而言,中方不會把稀土當做“武器”,但對軍民兩用物資實施必要的管制是各國行使主權的一個重要方式,不只是中國是這樣,包括歐洲和美國也是如此,中方政策符合國際慣例。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會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只要遵守規定,歐洲企業正常的需求應該會得到保障。

據了解,稀土是鑭、鈰、鐠、釹、鋱、釓等17種元素的統稱,廣泛應用於製造業、輕工業、智能電子產品、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如今,全世界範圍每6項新發明中,就有1項與稀土有關,稀土日漸成為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

中國是世界第一稀土儲量大國和第一生產大國,其中內蒙古包頭市擁有中國83.7%、全球37.8%的儲量,包頭市的白雲鄂博礦山是全球儲量最大的稀土礦山。

據悉,在現代工業體系的運轉齒輪中,稀土是不可或缺的精密潤滑劑,其戰略價值伴隨新能源革命與科技迭代愈發凸顯。2025年上半年,全球供應鏈波動叠加地緣政治因素,直接切斷歐盟稀土供應動脈。數據顯示,歐盟車企庫存周期從90天驟降至21天,德國大眾等頭部企業的新能源產線因稀土磁體短缺被迫停工,整個工業體系瀕臨停擺。

數據顯示,中國控制著全球87%的稀土加工產能和91%的稀土精煉能力,從原礦開採到高端磁材生產,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產業體系。這種優勢並非一蹴而就——上世紀80年代,當中國開始大規模出口稀土時,歐洲本土的稀土礦因成本高、環保壓力大逐漸關閉;此後數十年,中國企業持續投入技術研發,在分離提純、廢料回收等關鍵環節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技術壁壘。

即便是歐洲近年熱議的“自主開採”,也面臨重重障礙。以羅馬尼亞的稀土礦為例,其儲量有限且開採成本是中國的3倍以上;更關鍵的是,稀土加工需要配套的化工、冶金產業鏈,歐洲短期內根本無法重建。正如德國經濟研究所專家胡伯圖斯·巴爾特所言:“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是長期產業積累的結果,想要通過‘脫鈎’在短期內改變供應鏈格局,無異於沙灘上建塔。”(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45647&channel=2810

推荐文章
  • upload/20240425110049.png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 upload/20240425105907.png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 upload/20240425105922.png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

热门文章
© 2025 臺海新觀察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taihaifocu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