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6月21日電(記者 周文菁 鄭竣凱)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21日在甘肅天水伏羲廟舉行,台灣當局前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出席。對於參加祭典,馬英九說“感到意義非凡”,並表示,期許海峽兩岸的年輕人通過參與祭祀中華人文始祖的莊嚴儀式,更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對當代的意義,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香港中通社圖片
祭典結束後,馬英九表示,帶著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的台灣同學們,一起來到甘肅天水參與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我感覺到意義非凡”。這不但是中華民族追本溯源、尋根問祖的優良傳統,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年輕人體驗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在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身上的深刻影響。
馬英九指,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為《史記》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有“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之稱。伏羲不僅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紀事”的歷史,在古代被視為人文始祖,深刻影響了後世的民間信仰體系。祂遺留下來種種成就,標誌著中華文明的開始。中華民族能有今天的進步與成就,必須飲水思源,感念著中華始祖對我們後世子子孫孫的深遠啟發。
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原本就是中華民族建立數千年優良傳統的重要根源,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我去年也帶著“大九學堂”的台灣同學到陝西祭祀軒轅黃帝陵,黃帝和伏羲氏同樣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始祖,當時整個過程如同今天一樣,莊嚴肅穆,感人萬分,有一位台灣同學告訴我:“參加完這場公祭大典,我感受到靈魂受到深深的震撼!”
馬英九表示,聽到這位同學的話,感到非常欣慰。大部分的台灣人對中華文化與民族認同,都有極其堅定的信念,這也是台灣人民美德的一部分。即使過去台灣曾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仍堅持身為炎黃子孫,保有中華民族的主體性和尊嚴。“大九學堂”的同學雖然年紀不過二十來歲,但是中華文明的宏大深遠影響,以及對中華民族的飲水思源,已經深刻在他們的血脈裡。
馬英九強調,這次率領“大九學堂”參與公祭伏羲大典,就是希望藉此再度表達,台灣人對傳統中華文化尊宗敬祖的重視,也讓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同時他也期許海峽兩岸的年輕人,能夠通過參與祭祀中華人文始祖的莊嚴儀式,更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對當代的意義,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進一步能攜手合作,共創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今年公祭伏羲大典以“賡續文脈凝聚力量、傳承智慧永勵後人”為主題。祭典活動有海內外僑胞約760人參加,其中台灣同胞超過240人。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32335&channel=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