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9日電 近日,中國湖南張家界慈利縣溶洞污染情況引發廣泛關注。經過連日來的緊急清理作業,截至6月8日18時,張家界的大田坑溶洞和楊家坡溶洞累計清理垃圾51噸。

工作人員進行垃圾清理工作(圖源:央視)
據悉,楊家坡溶洞垃圾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這兩處溶洞內的污染物主要為2010年至2016年期間傾倒的生活垃圾,時間跨度長達六年。當時正值禁止焚燒垃圾政策實施後,城鄉環衛一體化尚未完全建立的過渡期。
清理工作面臨諸多技術難題。楊家坡溶洞深度約150米,呈漏斗型結構,最窄處直徑僅1.5米。由於洞口作業面極其狹窄,內部地質結構複雜,無法使用大型吊裝設備。清理人員只能採用高空作業方式,人工下洞進行垃圾清運。
大田坑天坑的清理條件相對較好。該天坑深度約70米,呈竪井型,洞口直徑約15米。清理人員已疏通通道,加裝大型機械設備,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清運作業。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嚴肅追責問責。截至6月6日,已有4名責任人被停職檢查。環境違法問題立案14起,涉嫌違法排污的養殖戶立案調查3家。“東方希望燕子育肥場”被責令停產整改,其他6家養殖場接受執法檢查。
日前,中國著名旅遊景區張家界有溶洞被發現污水橫流,生活垃圾、畜禽糞水混合在一起,最深處堆積高度竟有七八層樓高,引發中國社會的高度關注。由於離村子比較近,溶洞常年被排放垃圾,從村民到附近的養殖戶,不少人已經養成了把垃圾就近處理到洞裡的習慣。有些包裝,甚至能看到10年前的產期標誌。(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20678&channel=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