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吳一帆)當地時間6月2日,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就和平解決俄烏衝突舉行第二輪直接談判,雙方就交換戰俘達成一致。這是俄烏在不到20天內進行的第二輪直接談判。但專家分析指,這並非明確預示著俄烏停火希望。俄烏最近頻繁接觸更多可視為一種“表面的繁榮”,也是美國、土耳其等國際力量助推的結果。

6月2日,俄羅斯代表團人員走進談判地點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徹拉安宮。圖片來源:新華社
俄烏兩國代表團上一輪直接談判於5月16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這是雙方3年來首次直接談判。當時雙方就互換1000名戰俘達成協議,但並未就停火等核心議題達成一致。6月2日第二輪直接談判中,俄烏同意在前線部分地區停火兩到三天以交換陣亡士兵遺體,並決定交換全部重傷和重病以及25歲以下士兵俘虜。
軍事專家宋忠平6月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從俄烏6月2日第二輪直接談判的結果看,雙方只是亮明彼此的底線訴求。烏的訴求是停火,而俄在會談中拒絕了30天無條件停火的提議。至於俄的訴求是什麼?俄在本次談判向烏提交了烏克蘭衝突解決備忘錄。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消息,烏對此表示,預計將用一周時間研究該文件,並對其中的條款作出回應。
俄新社6月2日報道,俄方提出的烏克蘭衝突解決備忘錄已公布。其核心條款包括在國際法層面承認克里米亞、“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歸屬俄;烏宣布成為中立國,放棄加入任何軍事聯盟;禁止其他國家在烏境內開展軍事活動,等等。其中還提出停火方案的兩個選項。第一種是烏武裝部隊撤出其“佔領的俄領土”;第二種是一攬子措施,包括禁止烏武裝部隊換防、停止對烏的外國軍事援助等。
宋忠平指,俄方這份備忘錄所提林林總總的訴求,幾乎都是烏方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本次直接談判顯示,俄烏雙方的訴求簡直相距十萬八千里,根本不是在同一層面進行談判。那麼停火又從何說起?
值得注意的是,俄烏最近兩次直接談判都在土耳其舉行,且土方高調展現其在俄烏衝突中的斡旋角色。6月2日俄烏直接談判當天,土總統埃爾多安在該國首都安卡拉發表講話說,他“最大的願望”是讓俄總統普京和烏總統澤連斯基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或安卡拉會面,“我甚至想讓(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起來”。埃爾多安還評價,俄烏當天的直接談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2日,當被問及埃爾多安有關俄烏美峰會的提議,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2日回應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過,如果(談判)真到了那一步,他對此持開放態度,但是他希望俄烏領導人以及雙方(代表)能够共同坐到談判桌前。”
宋忠平告訴中通社,其實美國和土耳其都希望通過促成俄烏停火,顯示自己是有能力解決世界問題的“大國”。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競選時就表示希望結束俄烏衝突,今年上任後,他盡力在兌現自己的承諾。“美國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量來撼動俄烏,撼動歐洲。目前俄烏和平的‘政績’遲遲無法兌現,特朗普其實也容易惱羞成怒。”
那麼最近俄為何密集參加與烏的談判?宋忠平認為,俄是想向烏展現其立場,就如6月2日談判中向烏展示的備忘錄。俄在表明自己的底線不可動搖。
“不過,要實現俄烏和平,談總比不談好。”他表示,目前看來,俄烏之間,談判是主流方向;而邊打邊談,邊談邊打,可能是俄烏新常態。(完)
阅读原文:https://www.hkcna.hk/docDetail.jsp?id=101015848&channel=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