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通道、南极科考站、月球探路者
……
每一项大工程里
都见证着中国人的自立自强
这些国之重器,就是大国底气
创下多项“世界之好”
深中通道成“中国名片”
中国在探索人类未来的征途上
越跑越快
当然也加速奔跑在
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路上
在伶仃洋上
一个世界的跨海通道破浪而出
中国建设者历经7年论证、7年建设
深中通道在今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它拥有世界大跨径
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世界上很长很宽
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
曾创下141天很快成岛纪录
是世界首例
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跨海集群工程
以10项国际技术
10项首创重大装备等成果展现在世界舞台
从此中国又多了一张新的“中国名片”
去中山吃乳鸽,再去深圳沙井吃生蚝
深中通道开通后
改写了湾区协同发展格局
调整了城市产业链,提高了物流速度
也改变了大湾区的“食物链”
了不起的40年
20世纪70年代末
已经有十几个国家
在南极建立了上百个考察站
而当时的中国
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南极地图
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站长郭琨曾说:
“建不建南极站
关乎国家荣辱和民族尊严”
今年2月7日
在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
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
秦岭站正式建成
1984年到今天
我国在南极陆续建成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
一系列科学考察渐次展开
中国极地考察支撑体系逐渐完善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四十年
中国人在人类极地考察史上
留下了了不起的印记
他们说:
“有什么问题,要在国内解决
不能把问题带到南极现场”
“我们的后盾非常强大
在我们的身后是14亿人”
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年
九天揽月,探索不止
中国人不光在地球两极
今年,中国航天人
又在月球留下了“人类头次”的印记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
带回了1935.3克月壤
这不仅是
人类历史上头次在月球背面采样成功
同时也是中国航天创造的一项世界纪录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
嫦娥六号
不仅从月球的背面采回了月壤
还创造了许多“名场面”
我国头次在月球背面展开国旗
头次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字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从2004年工程立项至今
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对于史无前例的中国探月
有多少星辰大海,就有多少百折不挠
随着探月四期工程的持续推进
中国的探月之路仍在继续
大国重器铸国之底气
点赞!
来源:央视一套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平宜: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张阿姨”
大陆民俗火“出圈”,台湾舆论:创新传承展现旺盛生命力
台南这艘百年“王船”找到根了→